炭黑產業網據區傳媒中心消息,截至8月3日2時20分,國內首個百萬千瓦級海上風電場——三峽陽江沙扒海上風電項目今年累計生產清潔電能突破20億千瓦時。而這背后,離不開北侖企業——東方電纜三大創新技術的助力。
三峽陽江沙扒海上風電場項目位于廣東省陽江市陽西縣沙扒鎮南面海域,規劃總裝機容量170萬千瓦,是全球在建單體容量最大的電場項目,同時還實現了全球首個淺海抗臺風型漂浮式風電機組及動態纜系統應用示范。
東方電纜作為該項目的海纜供應和施工EPC總包方,為項目敷設220kV、35kV海纜近1000km,并配套相關電氣和機械附件,保障了該項目的順利并網投運。
超大規模海纜制造及質量控制、工廠軟接頭關鍵核心技術被“卡脖子”、大位移、超淺水、抗臺風型動態纜系統設計制造,是該項目建設之初面臨的巨大難題,東方電纜勇于創新,克服難題,以三大創新技術為項目提供了可靠的解決方案和寶貴的工程經驗。
據悉,東方電纜創新提升大長度制造工藝技術、尺寸在線精準聯動調控技術、大尺寸成纜技術、工廠軟接頭關鍵核心工藝,不斷突破技術瓶頸,為項目供應海纜近1000km,創造了國內單體海上風電場海纜供應長度紀錄。同時,基于先進制造技術及裝備基礎,創新利用數字化傳感技術,賦能生產管理及質量控制,在生產測試環節全程覆蓋在線監測監造,實現質量連續跟蹤及檢測,解決近300km絕緣芯線連續質量控制的世界性難題。
東方電纜還創新提升工廠軟接頭工藝控制及制造水平,研發超潔凈環境控制技術,高性能界面融合技術,大幅提高制作效率和可靠性,技術水平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在本項目中,更是實現了世界級工廠軟接頭技術的規模化應用,全部工廠接頭無一失效案例。
基于油氣領域動態纜系統技術與多年工程經驗,東方電纜針對三峽陽江沙扒浮式風電平臺大位移、超淺水、臺風惡劣等工況挑戰,創新開發了雙波形淺水抗疲勞動態纜系統。采用先進DP2安裝船完成動態纜安裝,并成功投用,實現了全球首個淺海抗臺風型漂浮式風機動態纜創新敷設應用,使我國漂浮式海上風電實現零的突破,為我國深遠海風電規模化開發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這也堅定了東方電纜繼續堅持抓住主業不動搖,抓住自主創新不動搖的決心與信心。接下來,東方電纜將聚焦高端海洋裝備,持續加強研發投入,打造產品和服務系統解決方案,繼續為客戶提供海洋新能源送出的“交鑰匙”一體化服務,為推動國家清潔能源建設再上新階,實現“3060”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