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10月29日消息,陜西延長石油集團油田氣化工科技公司以破解生產瓶頸、釋放裝置效能為核心導向,針對炭黑生產過程中的突出痛點問題,組建專項攻堅小組,通過技術改造成功攻克轉鼓“進料失衡”難題,最終實現了設備運行效率與產能效益的雙向顯著躍升。
據了解,該公司原有炭黑脫水系統采用“統一供料模式”,具體流程為炭黑回收泵出口物料先匯入總管,再由總管分配至2臺真空轉鼓。由于管路阻力存在不均衡情況,總管內的流量與壓力頻繁出現波動,這直接導致2臺轉鼓長期處于“饑飽不均”的運行狀態。其中一臺轉鼓因漿液進料過量,出現脫水不充分的問題,進而對炭黑產品質量產生不利影響;另一臺則因原料供應短缺,只能維持低負荷脫水運轉,造成了設備資源的浪費。與此同時,炭黑漿液位難以有效控制,操作人員需要時刻緊盯并進行手動調整,這不僅增加了職工的勞動強度,還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據炭黑產業網了解,為徹底打破這一生產桎梏,該公司整合技術研發、一線操作、設備管理等多方面專業力量,組建了專業化的攻關小組。攻關小組以“降本增效、本質安全”為目標,經過多輪現場勘察、數據分析以及對比論證,最終制定出科學可行的技術改造方案。改造方案主要包含兩方面內容:一是為2臺真空轉鼓分別設計獨立的進料管路,構建起“一鼓一管、精準調控”的供料體系,從而確保每臺設備的進料量能夠實現穩定可控;二是對后路管線布局進行全面優化,通過減少彎頭數量、精簡冗余閥門等具體措施,最大限度地消除管路中的阻力節點,從源頭上解決了“進料失衡”與“后路背壓高”這兩大關鍵問題。
此次技術改造完成后,轉鼓進料量實現了動態平衡,職工無需再對液位進行頻繁手動調整,勞動效率得到顯著提升;后路背壓成功降至合理范圍,機泵運轉效率提升至60%,設備故障頻次大幅減少,有效降低了維修成本與非計劃停機風險;炭黑脫水效果也得到明顯改善,產品水分含量穩定控制在標準范圍內,設備效能提升至30%以上,徹底打破了此前炭黑生產環節中低效循環、資源浪費的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