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輪胎商業消息:2021年,隨著落后產能進一步清理,輪胎市場的份額進一步擴大,輪胎企業爭相布局搶占先機,輪胎企業擴張速度加快。自4月以來,幾乎每個月都會有輪胎企業拓展新基地的消息傳來。據不完全統計,2021年已有超過20個新項目備案、在建,總投資金額近500億,部分新基地開工不到一年即可達成部分產能運轉。
今天,輪胎商業就和大家一起來回顧2021輪胎企業的擴張之路。
國內基地玲瓏投資超127億
截至目前收集到的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共有9家國內輪胎企業在國內投資新基地建設,總金額達315億元。其中玲瓏輪胎的總投入最多,合計超過127億元人民幣,玲瓏輪胎“7+5”戰略布局加速形成。
新基地選址地點中,安徽成為了2021熱門投資地,業內人士推測或與安徽汽車產業發達相關——安家落戶在此有利于后續輪胎企業原配業務發展。
業內人士同時指出,2021年國內輪胎企業的大手筆投資,一方面是擴充了其產能規模,另一方面也是對不斷變化升級的市場需求作出的有力應對。無論是新建基地,還是對原項目進行升級,每一家輪胎企業均極為重視基地內的數智化工廠建設、改造和升級,力求通過加大產品研發,在提高輪胎供應的同時提升產品質量和核心競爭力,重塑品牌在全球日益龐大的中高端市場的品牌影響力。
外資輪胎企業加快國內布局
在整理資料時我們發現,盯住合肥這座千億級別的汽車工業城市的不只有國內輪胎企業,海外輪胎企業也加大了對此地的布局。
以德國馬牌為例,2021年5月11日,大陸馬牌合肥擴產項目“三期新增6號擠出機項目”進行第一次環評公示。預計該項目建設完成后,每年可新增加82萬條乘用車子午胎產能。而就在十余天后,馬牌再度加碼投資2300萬元用于其“兩輪工廠產能提升項目”,預計項目實施后其山地自行車和比賽輪胎產能將擴大至350萬條。
輪胎企業扎堆建廠,讓安徽正在成為僅次于山東的全國第二輪胎大省。
海外基地建設力度加大
國內投資扎堆安徽,海外投資則普遍聚集于東南亞地區。得益于天然橡膠產量和地理位置的優勢,近些年來東南亞已然成為海內外頭部輪胎企業投資建廠的首選之地。
海外投資擴大的原因大致可以從企業財報數據中解讀出來——輪胎企業的海外市場盈利能力更強。因此,海外基地的投產可有效幫助輪胎企業不僅滿足全球日益增長的輪胎需求,還可以幫助企業提高總盈利能力。尤其是隨著海外汽車市場的逐步復蘇,海外輪胎市場在銷量和利潤方面均有所提升。數據顯示。2021年歐洲乘用車替換輪胎市場同比上漲14%,總需求超過2.1億條。在如此龐大的需求之下,輪胎企業積極加快海外投資布局。
其中,賽輪柬埔寨的輪胎項目在此前的基礎上再次追加了11.22億人民幣,并于2021年的11月1日實現首胎下線,11月18日實現順利投產。據悉,從開工到投產,賽輪僅用了8個月的時間。按照規劃,該工廠可實現年產900萬套高性能半鋼子午線輪胎以滿足海外客戶需求。
同時,隨著歐美市場乘用車輪胎需求不斷擴大,國內輪胎企業也加快了進軍歐美市場的步伐。2021年,青島森麒麟輪胎股份有限公司注冊成立西班牙子公司,這是該公司為進一步深入推進國際化戰略布局,踐行“833plus”戰略規劃、深入實施全球化發展戰略的重要步驟。
加快布局抓住新一輪發展黃金期
隨著產業逐步向頭部企業集中,雁陣型的發展模式將為輪胎行業帶來新一輪的行業發展和盈利的“黃金期”。
了解更多消息,請關注炭黑產業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