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智通財經APP消息,獲悉,財信證券發布研究報告稱,隨著輪胎行業短期不利因素的消退,龍頭企業未來有望迎來業績中樞上移所帶來的市值提升。從近年的估值水平、與汽車零部件企業的估值對比、與國際輪胎企業的估值對比三方面來看,國內優質的輪胎企業可以給予中樞利潤水平20-25倍的PE估值。建議關注:玲瓏輪胎(601966.SH)、賽輪輪胎(601058.SH)、森麒麟(002984.SZ)。
財信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輪胎行業市場向亞太企業傾斜。
我國作為一個主要的輪胎生產國,產量占據全球產量近一半,其中60%的輪胎用于出口全球各地。21世紀以來,全球輪胎的市場份額向東亞企業傾斜趨勢明顯。國際輪胎巨頭企業例如米其林、普利司通的市占率有逐年降低的趨勢,行業頭部公司的市場集中度因亞太地區輪胎公司的興起在逐步弱化:行業CR3從2002年的56%下降到2017年的37%;行業CR6從2002年的70%下降到51%。
盡管近年來亞太地區輪胎企業市占率增速受美國“雙反”政策以及高端市場替代“深水區”的影響有所放緩,但隨著亞太地區品牌力的不斷提升和海外建廠的策略推進,其低成本優勢將進一步突出,有望在未來持續提升市場份額。
國產輪胎長期競爭優勢牢固。
輪胎公司是傳統的制造型企業,其盈利能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成本的控制,我國輪胎企業在成本控制上有著顯著的優勢,這種優勢主要體現在人工成本和規模效應上。其次,回顧國際輪胎企業的發展歷史,大多數都是伴隨所在國家汽車產業發展起來的。
我國汽車品牌近年來發展迅猛,尤其是在新能源車領域已經占據全球領先地位,新能源車對于輪胎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需求的發展有望帶領國產輪胎企業步入紅利期。并且,近年來國內頭部輪胎企業憑借其在產品研發、科技創新、品牌建設以及高性價比等方面的不斷努力,相對較少的研發投入讓多項新技術落地,使得產品品質與國際一線的差距不斷縮小,甚至性能更優,側面反映出了國內企業在研發上具備優勢。
輪胎行業短期基本面邊際改善。
2020-2021年期間,原材料天然橡膠、順丁橡膠、炭黑等價格大幅上漲,近期疊加俄烏戰爭帶來的原油價格走高,給國內外輪胎企業帶來了巨大的成本負擔,盈利能力普遍走弱。進入2022年第1季度后,天然橡膠、丁苯橡膠等原材料價格有所回落,有所緩解企業成本的開支。
同時,為應對原材料價格上漲帶來的成本壓力,國內輪胎企業在2022年上半年通過多輪提價實現了成本壓力向消費端的傳導。另一方面,自2022年初起,海運費有所回落,其中波羅的海集裝箱由中國/東亞至北美東西海岸的運費指數均有明顯下降,預計將有效改善我國輪胎企業出口業務的利潤水平。
(原標題:財信證券:輪胎行業短期不利因素消退 龍頭企業有望迎來業績中樞上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