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6月6日消息,近日,全球知名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德國大陸集團對外公布了一項重要舉措:今年將顯著提升輪胎生產過程中可再生與回收材料的使用比例,以進一步推動其可持續發展戰略。
大陸集團公布的數據顯示,2024年其輪胎產品中可再生和回收材料的平均占比已達到26%,相較于往年有了顯著提升。而展望2025年,集團計劃將這一比例再提高“2-3個百分點”,顯示出其在環保材料應用上的持續努力。不僅如此,大陸輪胎部門可持續發展負責人還透露,集團的目標是在未來五年內,將輪胎產品中可持續材料的占比突破40%的大關,這無疑為整個輪胎行業樹立了新的標桿。
據炭黑產業網了解,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大陸集團將采用多種可再生和回收材料。其中,來自可再生或循環油的合成橡膠、回收PET聚酯、再生鋼以及稻殼灰提取的二氧化硅等填料,將成為提升可持續材料占比的關鍵。集團輪胎部門負責人Jorge Almeida表示,他們正在系統性地提高這些環保材料在原材料組合中的占比,以確保輪胎產品的環保性能得到不斷提升。
在實現40%目標的過程中,大陸集團將借助“質量平衡法”這一關鍵工具。這是一種創新的供應鏈監管體系,允許認證和非認證材料在生產過程中混合使用,同時通過精確的記賬方式追蹤可持續投入的分配情況。這一方法不僅有助于大陸集團在全球生產網絡中有效管理ISSC+認證的可持續原材料,還能支持供應商擴大新技術的應用規模,從而推動整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大陸集團旗下已有四家工廠——葡萄牙Lousado、中國合肥、斯洛伐克Puchov和德國Korbach——成功獲得了ISCC認證,這標志著集團在可持續材料應用方面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此外,在天然橡膠這一關鍵原料的采購上,大陸集團也采取了全面的負責任采購策略,結合數字工具、本地參與和風險評估/風險地圖,確保原料的可持續性和合規性。
除了上述措施外,大陸集團還在積極研發和應用新技術,以擴大可持續材料的應用范圍。例如,通過ContiRe.Tex技術,集團能夠更高效地利用回收PET瓶中的聚酯,避免了中間化學步驟,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環保性能。同時,來自廢金屬的再生鋼和稻殼灰中的二氧化硅等材料,也被廣泛應用于輪胎生產中,取代了傳統的石英基填料,進一步提升了輪胎的環保性能。
展望未來,大陸集團將繼續致力于用更可持續的替代品取代粘合劑和添加劑等傳統材料。例如,自2019年起,集團就開始使用無甲醛和間苯二酚的Cokoon紡織涂層,這一創新舉措不僅提高了輪胎的環保性能,還提升了產品的安全性和舒適性。此外,集團還在為硫化過程中使用的耐熱和抗氧化添加劑引入生物基替代品,以進一步降低輪胎生產過程中的環境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