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客服熱線

      持續推進天然橡膠生產保護區工作的思考

         時間:2022-09-08 來源:中國熱科院橡膠所發表評論

      炭黑產業網據中國熱科院橡膠所消息,天然橡膠是四大工業原料之一,在全球資源競爭中地位日益突出,尤其是高性能特種膠在國防安全、航空航天、軌道交通、海洋裝備等方面仍不可替代。在歷代中央領導同志直接關心和支持下,我國經過幾代人艱苦卓絕的努力,實現了北緯18°以北大規模墾殖橡膠樹的偉大創舉,國內天然橡膠產量從建國初期200t提高至當前80萬t,吸納百萬人就業,維護邊疆穩定。2017年,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于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的指導意見》,文件要求劃定120萬hm 2 天然橡膠生產保護區,以確保國家資源安全,目前劃定工作基本完成,正在持續推進建設和管護工作。

      一、天然橡膠生產保護區劃定的主要依據分析

      2001年我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天然橡膠消費國,2003年成為第一大進口國,持續至今,國內天然橡膠生產對國內需求的保障力度呈逐年減弱趨勢。國家高度重視國內天然橡膠產業發展,2009年的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支持優勢區域發展天然橡膠等作物,2015年的要求啟動實施天然橡膠等作物的生產能力建設規劃,2017年的明確要科學合理劃定天然橡膠等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2019年的提出要鞏固天然橡膠生產能力,2022年的要求開展天然橡膠老舊膠園更新改造試點。120萬hm 2 天然橡膠生產保護區面積預期能夠較好地確保國內天然橡膠產能穩定在100萬t以上,大體相當于美國、歐盟的年消費量,保障國民經濟基本運轉的大體需求。

      (一)我國天然橡膠供需缺口大

      國內產量占消費量的比重逐年降低。根據國際橡膠研究小組、天然橡膠生產國聯合會測算以及國內庫存數據分析,2015年,我國天然橡膠消費量530萬t,主要用于輪胎、膠鞋、力車胎、乳膠制品、膠管膠帶和其他橡膠制品等6大類10萬余種產品,另有部分作為輔料用于塑料、瀝青、混凝土構件等領域。2015年國內產量81.6萬t,占消費量比重的15.4%,較2001年降低了19.7%,2016年又比上年減少0.5百分點。從全球供需結構來看,天然橡膠曾長期處于緊平衡狀態,2015年前后供需基本平衡。天然橡膠的基本需求量增長趨勢明顯。天然橡膠最主要的用途是生產輪胎,約75%用于各類輪胎制造,尤其是重卡輪胎、工程胎等大型輪胎中天然橡膠比重大。加入WTO后,我國輪胎產量連續多年保持快速增長,2014年橡膠輪胎外胎產量是2001年的8.2倍;雖然受外貿環境影響,2015年橡膠輪胎外胎產量有所下降,產量仍處于較高水平。另外,天然橡膠的新用途不斷被開發,如建筑物隔減震支墊、乳膠寢具等。每千人汽車擁有量在快速增長,但與美國每千人汽車保有量達800輛,歐盟、日本約600輛相比,仍處于較低水平,有很大的產業發展空間。日本、美國天然橡膠消費量出現拐點時,人均GDP都超過3.5萬美元,我國距離消費量拐點也還有較大的距離。

      (二)全球天然橡膠生產地以亞洲為主

      生產天然橡膠的作物中僅有三葉橡膠樹商業化種植,橡膠樹屬于典型的熱帶高大喬木,喜高溫、高濕、靜風環境,種植區域有限,集中在典型熱帶地區。東南亞是全球天然橡膠最重要的產區,尤其泰國和印度尼西亞,種植面積均超過340萬hm 2 。馬來西亞是傳統生產國,有技術和區位優勢,受割勞動力供給不足的影響,種植規模大幅收縮。越南是新興生產國,橡膠種植具有較強的比較優勢,發展速度較快。2015年,上述4國產量占全球總產量的76.2%,2016年又比2015年提高0.8百分點。雖然2021年此4國產量占比下降至68.8%,但仍處于較高水平,且這些國家的橡膠樹種植面積維持穩定,即產能并沒有下降。南美洲是橡膠樹的原產地,受南美葉疫病、勞動力價格高等影響,發展潛力有限。非洲生產條件良好,但產業體系落后。

      (三)進口渠道高度集中

      進口是保障我國天然橡膠供給的主渠道,但來源集中在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越南等國。2015年,我國天然橡膠進口總量的95%以上來自上述4國;2017年,從泰國、馬來西亞、越南和印度尼西亞進口的天然橡膠(含混合橡膠和復合橡膠)分別占進口總量的51.2%、15.1%、15.4%和12.7%,合計94.4%。美國、歐盟、日本等主要消費國家和地區通過直接投資、貿易網絡、對外援助、跨國公司經營、科學研究等途徑,加強天然橡膠資源的掌控力度,尤其是高品質天然橡膠 。對下游企業調研發現,國防裝備及高端制品所需的天然橡膠可獲取難度不斷提高。進口來源的高度集中、資源爭奪的加劇、地緣政治的不穩定性增加了我國天然橡膠供給的不確定性。

      (四)生產保護區劃定面積具有科學可行性

      關于天然橡膠產業發展趨勢曾有論證。根據2015年中央一號文件的要求,有關部門曾啟動過天然橡膠生產能力建設規劃編制工作,各級政府部門、企業以及研究機構、行業協會等對當時天然橡膠產業發展趨勢進行了較為充分的論證。將膠園劃分為甲乙丙等級,并預測了各地區各類膠園的增產潛力,將發展目標設為2020年種植面積穩定在120萬hm 2 ,較2015年增長3.4%,單位面積產量1350kg/hm 2 ,產量100萬t以上;2025年面積穩定在133.3萬hm 2 ,單位面積產量1425kg/hm2 ,產量120萬t以上。

      相關研究曾預期國內橡膠種植面積可達133 . 3 萬h m 2。2015 年,我國橡膠樹種植面積116. 0萬 h m 2,較2006年增 長49.5 %。 天然橡膠生產能力建設規劃編制過程中,經論證認為,通過在適宜種 植區域實施退耕還林等政策,調整種植結構。開發部分荒山荒坡, 替代部分比較低效的作物,預計增加新植膠園19.3萬hm 2 ,淘汰現有膠園中2萬hm 2 不適宜種植的,到2025年凈增面積約17.3萬hm 2 ,種植規??蛇_133.3萬hm 2 左右。2016年種植面積仍在增加,達到116.7萬hm 2 ,較上年增加1.7萬hm 2。

      二、天然橡膠生產保護區建設面臨的主要問題

      當前,天然橡膠生產保護區劃定工作已基本完成,轉入建設和管護階段。

      (一)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與天然橡膠實有面積

      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以下簡稱“三調”)的橡膠園面積與部門數據差距大。20世紀80年代末,原農牧漁業部熱帶作物區劃辦公室出版的《中國熱帶作物種植業區劃》指出,全國橡膠適宜土地資源100萬hm 2 以上,其中較適宜面積46.7萬hm 2 以上。此后,沒有開展過全面的產業調查或區劃,國家統計局未公布面積數據。“三調”以土地資源為基礎,是國土空間規劃的底圖底數 。根據《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主要數據公報》以及廣東、海南和云南的“三調”公報數據,全國橡膠園面積151.4萬hm 2 ,其中廣東4.6萬hm 2 、海南72.4萬hm 2 、云南74.4萬hm 2 。依據海南和云南的省級統計年鑒,2020年海南省橡膠年末面積51.9萬hm 2 ,比“ 三 調 ” 少 2 0 . 5 萬 h m 2 ; 云南省年末實有面積56.4萬hm 2 ,比“三調”少18.1萬hm 2 ;廣東省“三調”的橡膠園面積與農業農村部統計數據接近。目前,尚未有研究對“三調”與統計部門的橡膠面積差異進行系統分析,無法完全確認海南和云南的實際種植面積。造成差異的原因可能是:“三調”將滿足膠園生產的道路、邊角地、插花地等一并劃入膠園,而統計和農業農村部門則僅僅關注實際種植的土地,部分面積通過“以株折畝”的方式測算,比如實際有效株數僅300株/hm 2 ,但按450株/hm 2折算,得到的面積數據可能偏小;而民營膠園種植密度相對較大,按這個標準折算,結果又可能偏大。

        (二)天然橡膠生產保護區劃定與地方產業結構調整

      天然橡膠生產保護區劃定面積與“三調”公布的膠園面積之比并不高。按“三調”數據,海南天然橡膠生產保護區劃定56萬hm 2 ,占全省全部膠園面積的比重為77.3%,云南劃定60萬hm 2 ,占全省總面積的80.6%,廣東劃定4萬hm 2 ,占全省總面積的87.8%。根據國家統計年鑒數據,新疆是我國棉花主產區,劃定棉花生產保護區面積160萬hm 2 ,占2013—2016年平均播種面積的86.7%。廣西劃定糖料蔗生產保護區面積76.7萬hm2 ,占2013—2016年平均播種面積的74.2%,占2020年播種面積的87.6%;云南劃定糖料蔗生產保護區23.3萬hm 2 ,占2013—2016年平均播種面積的73.2%,占2020年播種面積的99.0%?!叭{”采用優于1m分辨率的衛星遙感影像制作調查底圖,廣泛應用新技術,全面查清了全國國土利用狀況,數據的準確性較好。由此可見,天然橡膠生產保護區劃定面積的占比并不高于棉花和糖料蔗主產區,有一定的調整空間。天然橡膠產區農業結構調整的真正問題不在于生產保護區面積。一是膠園屬于林地范疇,部分膠園還屬于公益林,不管是否劃定為生產保護區,都會受地方砍伐指標的限制,也必須履行審批手續,否則要承擔法律責任。林木砍伐關系著各市縣的森林覆蓋率和生態環境穩定,與生產保護區并無直接關聯。二是絕大部分橡膠林在偏遠山地,交通等配套條件差,不適合高附加值農業投資,目前還沒有其他作物能夠大規模替代橡膠樹。地理位置好、具有良好水源條件的平地膠園,部分已經發展高效農業,部分轉換為建設用地。三是天然橡膠生產保護區劃定并不嚴格要求土地現狀為橡膠林,地方在劃定過程中已考慮了其他作物或城鎮化發展的需求。根據對西雙版納景洪等主產市縣的調研,劃定生產保護區時大多已經預留了城鎮發展用地需求。由此可發現,天然橡膠生產保護區劃定并不必然限制當地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是否有合適的產業發展機會可能才是重點。

      (三)橡膠園經濟效益與生態效應

      市場價格劇烈波動改變了種植戶的預期。天然橡膠是大規模發展的山地農業產業,屬于基礎性產業,開割后物資投入少,對其經濟收益要有合理預期,不能簡單地與高投入、高產值的農業產業等相比較。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導致價格大跌之后,天然橡膠迎來了長達12年的曲折上漲,2011年名義價格達到歷史最高的4萬元/t,給種植戶帶來了非??捎^的收益以及預期,同時帶動全球橡膠樹種植面積擴張,導致全球天然橡膠供給偏寬松。此后價格持續下跌,2016年跌破1萬元/t,2014—2020年平均價僅為2006—2013年的51.8%,2021年價格有所提高,但僅為2006—2013年平均價的56.0%。根據筆者所在團隊在海南主產區的3輪抽樣調查,2012年農戶的橡膠生產收入均值為2.1萬元(259個樣本),農業收入均值為2.9萬元(287個樣本);2015年農戶橡膠生產收入均值為1.3萬元(195個樣本),減幅41.1%,農戶農業收入均值減少到2.1萬元(249個樣本),減幅30.0%,而家庭總開支卻增加了9.9%;2018年農戶的橡膠生產收入均值為1.2萬元(250個樣本),農業收入均值為1.9萬元(282個樣本),與2015年基本持平?;诠P者所在團隊設置的農戶固定觀測點調查數據,不考慮橡膠樹資產折舊和地租,2019年海南中西部產區平均生產成本6.3元/kg,云南西雙版納產區5.8元/kg,均低于當年農戶銷售平均價9.0元/kg、8.2元/kg。若把橡膠樹種植和非生產期撫管環節的投入當作沉沒成本,2019年1個膠工割膠生產日均收入約185元,高于農村建筑工地雜工工資,但低于師傅工。橡膠林的生態價值尚未有效實現。天然橡膠膠乳形成于橡膠樹體內,不采收也不會導致收獲物腐爛,勞動力調整的靈活性強;割膠獲得的原料不存在滯銷的問題,變現能力強,只要割膠就有現金收入,更新膠園有木材收入,這與大部分經濟林經營、種植業活動有很大的不同,對山區尤其是邊疆地區農戶穩收入有重要意義。橡膠樹作為高大喬木,具有良好的固碳釋氧、涵養水源等生態效應,國外已有成功的橡膠林碳匯交易案例。維持膠園面積穩定對產區生態保護具有重要意義,海南森林面積為213.6萬hm 2 ,其中橡膠林約占25%;西雙版納森林面積155.5萬hm 2 ,其中橡膠林約占22%。橡膠樹是主產區實木鋸材供應的主要來源,如海南3/4實木鋸材來自橡膠林。馬來西亞橡膠木及其制品成為天然橡膠全產業鏈的三大支柱之一 ,對其橡膠產業出口值的貢獻約占25%。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未將天然橡膠納入農產品成本收益調查范疇,正外部性收益還沒有被充分認識,針對天然橡膠的補償機制也尚未建立。

        (四)天然橡膠產業發展與支持政策

      財政對天然橡膠產業的支持有限。2016年,隨著國家農業支持政策改革,天然橡膠良種補貼取消,普惠性的政策僅剩橡膠樹綜合災害保險保費補貼,但極少有農戶購買此項保險。國家天然橡膠基地建設項目僅針對墾區國有農場,支持膠園更新種植、基礎設施建設等,未覆蓋小農戶,且小農戶也沒有能力承擔此類項目。目前試點政策有造林及撫育補貼、非生產期標準化撫育補助和“保險+期貨”項目,以及海南省試點的天然橡膠價格(收入)保險項目。相較于棉花、糖料蔗等重要農產品,天然橡膠種植業所獲得的支持非常弱,導致橡膠種植農戶和農場的獲得感明顯不足,進而明顯減弱生產主體種植或更新種植的積極性。省級統計部門公布的橡膠樹種植面積有所減少,2020年末海南橡膠樹種植實有面積較最高峰縮減了2.4萬hm 2 ,云南縮減2.8萬hm2,生產潛力預計將在近年開始下降。

      政策對天然橡膠健康發展的作用非常關鍵且有效。以海南白沙為例,該縣打出價格保險補貼、割膠生產補貼、鮮膠乳銷售獎勵、產業投資貼息等政策“組合拳”,配套建設生產與銷售信息系統、科技支撐體系,有效地提升了生產者信心和獲得感。2021年,全縣參與割膠的農戶約2.2萬戶,比上年增加0.4萬戶,平均單位面積產量比上年增長69kg/hm2,增幅6.6%。白沙通過大數據平臺建設,農戶銷售數據實時采集、傳輸和處理,顯著地提高了政策執行效率和精準度,減少了現金結算,促進農村金融發展;成立橡膠產業發展中心,負責統籌協調全縣產業管理,強化與科研院所合作,通過培訓、示范等方式,提升種植農戶的技術水平。

      三、新發展格局下推進天然橡膠生產保護

      我國天然橡膠供需缺口大,進口來源集中,產區土地資源能較好地滿足生產保護區劃定,劃定階段的這些基本判斷和趨勢沒有顯著變化。當前,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更需要發揮國內生產的關鍵作用。

      (一)國內天然橡膠基本需求量增長的預期不變

      我國經濟發展與發達國家仍有很大的差距。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我國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當前,雖然我國是第二大經濟體,人均GDP超過1萬美元,但與主要發達國家的差距還很大,我國經濟將繼續保持增長態勢。2020年全國汽車保有量2.8億輛,每千人擁有民用汽車的數量仍不足200輛,即使翻一番,也還遠達不到日本和歐盟的水平,發展空間很大。國內橡膠制品業具有較強的競爭力。雖然國內部分企業在泰國、越南等地投資輪胎等橡膠制品,但我國作為全世界工業體系最為齊全的國家,橡膠制品業仍具有較強的競爭力。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等多重沖擊,我國天然橡膠產量與進口量之和(即表觀消費量)達650萬t,創歷史新高,2021年表觀消費量約600萬t。從美國、歐盟和日本等主要發達經濟體的經驗看,我國天然橡膠消費量仍未達到轉折點,即便未來達到頂峰,也不會顯著下降,且新的橡膠制品還在不斷地開發利用。隨著經濟結構調整,“兩頭在外”的天然橡膠需求預計將有所減弱,但終端產品滿足國內消費者的基本需求逐步提升,乳膠發泡制品、建筑物隔減震構件、橡膠瀝青公路等新產品不斷涌現。在未來較長一段時期內,我國天然橡膠消費量將繼續小幅增長。

        (二)天然橡膠戰略資源屬性沒有變

      天然橡膠作為原材料的戰略資源屬性不斷強化。天然橡膠綜合性能是眾多彈性體材料中最好的,在拉伸強度、拉斷伸長率、回彈性、抗撕裂性、耐屈撓龜裂性等彈性體關鍵指標上均有最優異的性能。歐盟定期對重要原材料從經濟重要性和供給風險兩個角度進行評估,2017年評估報告認為,天然橡膠的經濟重要性僅次于鐵礦石、金屬錳、鈷、鉻、鋁、鎢、鎂,遠超過關鍵閾值;2020年新一輪評估報告中,天然橡膠的經濟重要性顯著提高,僅次于金屬鎢、鉻,超過鐵礦石、金屬錳、鈷、鋁、鎢、鎂 [3] 。美國國會將“美國應該尋求獨立于國外的橡膠供應”視為國家政策問題,認為天然橡膠對人民福祉有重要意義,頒布實施了“天然膠乳法案”和“關鍵農業原料法案”。

      國內生產對天然橡膠有效供給的“壓艙石”作用愈發重要。近年,科特迪瓦、緬甸、柬埔寨等國家天然橡膠產量較快增長,泰國、印度尼西亞、越南和馬來西亞的產量份額有所下降,但這并沒有顯改變我國進口來源結構,2021年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越南所占我國天然橡膠總進口量的份額仍達84.5%。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國發展內外環境發生深刻變化,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世紀疫情沖擊下,百年變局加速演進,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和不確定,強調要增強國內資源生產保障能力,要把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新發展格局下,穩定國內天然橡膠生產能力具有更重要的意義。

      (三)天然橡膠對產區經濟發展和生態穩定依然重要

      天然橡膠依然是主產區農民收入的“穩定器”。受市場價格變動影響,相較于2011年前后,橡膠種植戶收入明顯下降。少部分種植戶放棄割膠生產,尋找其他就業機會,但絕大部分農戶家庭依然從事割膠生產,部分家庭只是多樣化配置勞動力投入。根據筆者所在團隊抽樣調查,2012年云南西雙版納種植戶家庭收入中橡膠占比平均值80.4%,2018年下降到57.9%;2012年海南種植戶家庭收入中橡膠占比平均為52.2%,2018年下降至25.9%。雖然橡膠在家庭收入中的比重有所下降,但仍處于較高水平,西雙版納產區橡膠收入平均占比高于50%,海南高于25%。在主產區還沒有1種作物能夠大規模替代天然橡膠,并確保無滯銷風險,熱帶水果、檳榔等并不適合大規模發展,保有一定面積橡膠林對于穩定家庭現金收入具有重要意義。生產中,一般2~5d采收橡膠1次,1個家庭擁有2hm 2 以上膠園,相當于1個穩定的就業崗位。在疫情沖擊下,外出就業機會減少,割膠生產在主產區發揮了穩就業的作用。

      天然橡膠助力“雙碳”目標實現的作用凸顯。天然橡膠生產是固碳過程,大量的碳被存儲在木材、土壤和天然橡膠中。合成橡膠是“石化”產品,以石油為基礎原料,合成橡膠的工業生產過程能耗高,對環境影響大,不符合綠色發展理念。在“雙碳”目標的硬約束下,能源消費結構中石油產品的比重預計將不斷下降,丁二烯、苯乙烯等原料供給不斷減少,合成橡膠工業面臨原料枯竭的風險。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橡膠研究所的研究成果表明,海南島橡膠林碳庫容量3270萬t,年均固碳171萬~180萬t,全島各市縣平均碳匯介于2830~3890kg/(hm 2 ·年),而熱帶山地雨林生態系統僅約1366kg/(hm 2 ·年)。聯合國糧農組織曾將海南島橡膠種植區譽為最有生態價值的人工熱帶雨林群落系統。增加天然橡膠對合成橡膠的替代使用量,有助于減少碳排放。橡膠樹種植實有面積穩定對于海南島、西雙版納的生態環境也有重要的意義。

      (四)國內天然橡膠生產潛力呈下降趨勢

      通過單位面積產量增加產能的難度加大。國內天然橡膠單位面積產量連續20年“徘徊不前”,沒有增長趨勢。我國橡膠當前單位面積產量僅約1080kg/hm 2 ,而越南達1650kg/hm 2 、泰國1455kg/hm2、馬來西亞1410kg/hm2、印度1380kg/hm2。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觀原因包括自然災害侵襲、二代三代膠園土壤地力下降、老齡低產殘次膠園比重大等,更為主要的是生產管理不到位。根據筆者所在團隊在海南和云南西雙版納植膠區抽樣調查,2019年有施肥行動的農戶比重僅為40%,其中海南植膠區連續5年不施肥的比重超過20%。未來一段時間,要通過提高單位面積產量來增加產能,面臨硬約束,穩面積是穩產能的關鍵。膠園老齡低產膠園比重不斷提高。據初步統計,廣東、海南和云南墾區1990年及以前種植的膠園面積占比分別為46%、41%和28%。全國超過33年樹齡的膠園約18.7萬hm 2 ,還有約3.3萬hm 2由于臺風、根病、寒害等原因造成的低產低質膠園。更新種植是保障生產潛力的關鍵所在,也是新技術新模式推 廣的重要渠道,如在適宜區種植‘熱研879’可增加單位面積產量50%以上。支持橡膠林定植和更新種植是主產國比較普遍的做法,馬來西 亞、泰國等主產國出臺專門支持政策,緩解種植環節的資金壓力,提高新植膠園的品種純度。但“十三五”以來,我國膠園更新尤其是 民營膠園推進非常緩慢,年度定植面積從2014年的2.5萬hm 2 ,減少到2019年的0.7萬hm 2 。

      (五)新理念新技術新模式新裝備的作用發揮不充分

      現有種植模式單一。我國天然橡膠生產總體按農業生產理念進行,以增產為單一目標,還沒有對膠園有效地分類經營,比如平地、緩坡地與山地采用同樣的種植規劃。在平地和緩坡地采用直立窄幅新品種,應用寬行窄株等模式,可增加膠園土地利用率50%以上,在不降低天然橡膠產量的情況下,可實現全周期間種咖啡、魔芋等作物。在山地發展環境友好型生態膠園,保留部分原有植被,間種本地珍稀名貴樹種,有利于提高物種、生態系統或景觀的多樣性。個別地方過分強調,要通過砍伐膠園來發展其他作物,或者通過退膠還“林”來改善生物多樣性,尚未有機地將多目標融合起來。勞動生產效率提升慢。割膠是天然橡膠生產的核心環節,技術要求高、勞動強度大,勞動成本占直接生產成本的60%~70%。降低割膠成本一般有兩個渠道:一是采用超低頻割膠技術,降低割膠頻率、縮短割線長度,增加人均割膠株數,割膠用工可減少到傳統割膠的20%,人均產值增加4倍;二是使用新型采收裝備,電動割膠刀的研發應用使割膠從手工高技術操作逐步向機械化的簡易操作轉變,顯著降低割膠技術要求,提高割膠速度,降低技術難度,能夠減輕勞動強度40%~50% [11] ,最終目標是實現自動化采收。超低頻采收技術僅在廣東農墾較大范圍使用,民營膠園大部分還是采用高頻采收技術,電動膠刀的采用率仍較低。

      四、主要結論與建議

      綜上分析,天然橡膠生產保護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沒有變,更加復雜的外部環境、更加難以提高的單產水平,更需要通過穩面積來“保產穩供”,增強國內生產的“壓艙石”作用。

      (一)徹底摸清家底

      當前,最要緊的是掌握準確的天然橡膠實有種植面積數據,這是進一步討論生產保護區面積及其相關問題的前提條件。建議由農業農村部牽頭,聯合自然資源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以及廣東、海南和云南省政府,成立專項工作小組,全面準確核定橡膠樹種植面積及其分布。通過此專項工作,真正實現天然橡膠產業的“一張圖”管理。

      (二)盡快完善產業支持政策

      與棉花、糖料蔗一樣,天然橡膠也屬于重要農產品,應當全面納入農業支持政策體系,加強生產者的政策獲得感。一是盡快啟動實施膠園地力保護補貼,凡是劃入生產保護區且滿足一定條件的,均能享受約1500元/hm 2 的補貼,同時建立膠園土壤地力監測體系。二是及時總結試點天然橡膠良種良法補助政策的經驗,常態化膠園新植或更新種植以及非生產撫育補貼,加快老齡低產膠園更新。三是擴大天然橡膠價格(收入)保險項目覆蓋面,以海南白沙為樣板,建立全國天然橡膠生產和銷售數據庫,為精準實施政策提供基礎條件保障。

      (三)建立生產保護區動態調整機制

      在維持天然橡膠生產保護區面積穩定的前提下,按照“占補平衡”原則,滿足各地城鎮化、產業結構調整等方面的需求,劃入的地塊應當具備橡膠樹生長所需的條件。研究生產保護區面積跨市縣調節機制。允許將滿足天然橡膠生產的林間道路、防護林等劃入生產保護區,保護區內實行分級建設分類管理,因地制宜發展全周期間作模式、生態膠園等,提高土地產出率和生態多樣性。

        (四)強化科技創新與技術推廣

      科技是推動產業發展的重要動力源。一是抓住品種和膠園地力兩個要害,強化抗逆高產品種選育與應用,推進育繁推一體化,提升土壤地力,尤其是二代三代膠園。二是抓牢采收和品質兩個關鍵提高勞動生產率,提升國內生產對關鍵領域的保障能力。三是啟動建設“天然橡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支持國家天然橡膠產業技術體系增崗擴站,增加橡膠樹種質資源、其他產膠植物等相關崗位,在白沙、勐臘等主產縣設立綜合試驗站。

       
      炭黑樣品商城
      炭黑商城小程序炭黑商城微信掃一掃 詢炭黑價格 拿炭黑樣品
      炭黑產業網公眾號
      炭黑產業網公眾號微信掃一掃專業、準確、及時的炭黑綜合分析
      免責聲明:本網信息來自于互聯網,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其內容真實性、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如若本網有任何內容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本站將會在24小時內處理完畢。
      舉報 0 收藏 0 評論 0
       
      更多>同類資訊
      自媒體信息
      董小北
      橡塑行業資訊
      全站最新
      熱門內容
      品牌入駐  |  隱私政策  |  關于我們  |  聯系方式  |  使用協議  |  隱私政策  |  網站留言  |  RSS訂閱  |  滾動資訊  |  違規舉報
      關閉
      炭黑產業網在線客服

      在線客服

      炭黑產業網微信客服

      微信客服

      炭黑產業網微信客服

      400-900-9660
      電話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精品国产日韩一区三区| bt7086福利一区国产| 亚洲另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无码Av一区二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不卡视频中文字幕| 国产在线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 秋霞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农村人乱弄一区二区|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伦理电影在线福 |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美女在线观看一区| 日韩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不卡|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看| 深夜福利一区二区| 国精产品一区一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 无码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试看|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片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第一区揄拍| 四虎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韩日午夜在线资源一区二区| 人妻体内射精一区二区三四| 精品国产日韩一区三区|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 色一情一乱一伦一区二区三欧美|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三区| 色老板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熟女一区二区三区五月婷| 波多野结衣AV无码久久一区| 夜夜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 久久久久99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人伦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 无码人妻精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