炭黑產業網據車轅車轍網消息,日前,印度道路運輸和公路部發布了一項通知,對C1類(乘用車)、C2(輕型卡車)和C3類輪胎的滾動阻力、濕地抓地力和噪音提出了新的要求。
通過這項規定,印度將與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的規定保持一致,根據通知,新的法規于2022年10月1日起實施適用。

據稱,新規范將提高安全標準和燃油效率。輪胎的滾動阻力對燃油效率有影響;濕抓地力性能會影響輪胎在潮濕條件下的制動性能,并促進車輛安全。
新規規定,輪胎的標簽將像在歐洲一樣,這意味著輪胎的滾動阻力和濕抓地力的標簽等級有五個,從E級到A級(最高)不等。
根據固特異的說法,歐盟評級濕抓地力僅關注一個方面,即輪胎的濕制動性能。具有高濕地抓地力等級的輪胎在濕滑的道路上全力制動時,將更快地停止。在緊急情況下,幾米就能改變一切。
同時,輪胎占車輛油耗的20%,選擇低滾阻的輪胎將大幅降低用油成本,并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歐洲的輪胎標簽系統
另外,新規還將考慮輪胎在駕駛時產生的外部噪音分級,噪音水平分為A類、B類和C類,分貝為單位進行測量,確切的數字顯示在標簽的底部。低噪音水平的輪胎在67至71dB之間,最高的則是72至77dB之間。
據悉,胎噪僅增加幾分貝就能體現噪音水平的巨大差異。事實上,根據固特異的說法,3dB的差異會使輪胎產生的外部噪音增加一倍。
在歐洲,輪胎標簽法規自2012年以來一直實施,為消費者提供了實用的輪胎選購信息。這意味著車主可以根據他們的駕駛習慣、氣候和路況來選購輪胎。

車轅車轍認為,輪胎標簽法可以讓消費者從“被動購胎”向“主動購胎”轉變。如今,連印度都參考歐盟制定了新的輪胎標簽法,而國內依然沒有統一的法規,顯然這對中國的消費者和輪胎市場來說是極為不利的。
(原標題:10月1日起,該國輪胎標簽法更新!)